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63节  (第1/3页)
    这样也好,都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现在她要去了,李姑姑希望自己的死能换回娘娘的信任,就算换不回,也要娘娘对表姑娘生出提防之心。    想得再豁达,到底委屈,李姑姑眼里流出泪来,握住淑妃手道:“一转眼娘娘也快四十了,老奴还记得第一次见娘娘,娘娘才九岁,头上梳着双丫髻,有些害羞地看着老奴,偏要装出一副大人样。”    淑妃垂着眼帘,面容平静。    李姑姑不以为意,有气无力地跟她分析:“娘娘疑我,我不怪娘娘,可娘娘好好想想,我图什么?老奴家里父母兄弟姐妹早没了,就自己一个,图荣华富贵?我是娘娘身边的大宫女,再爬还能爬到哪去?图命,怕被人威胁?”    说到这里,她自豪地笑:“娘娘可还记得,娘娘怀肃王爷的时候,每道菜每道补药都是老奴先尝过确定没事才端给娘娘的……老奴跟随娘娘这么多年,娘娘怀疑我,我真的不怪您,可我心里疼……”    过于激动,身体承受不住,老人家突然剧烈地咳嗽起来。    淑妃连忙帮她捶背,见李姑姑嘴角流了血,淑妃怔住,第一次意识到,李姑姑是真的不行了。    李姑姑依然紧紧攥着她手:“娘娘,我要走了,我不甘心啊,娘娘身边还有小人,娘娘……”    话没说完,前倾的身子忽的跌了下去。    屋子里一片死寂。    淑妃凝望着这个陪了自己多年的长辈,往事历历在目,心头不受控制生出一丝悔意。    她是不是,错怪了李姑姑?    可是,如果李姑姑是清白的,崔绾……    李姑姑将她拉扯长大,崔绾却是她亲手养大的啊,她为何要害她的四嫂……    五月里父亲寿辰时崔家发生的事,忽的浮现于脑海。    徐晋不救崔绾可以解释,崔绾误会表哥怀疑她也是情有可原,但这里面,有件事不合理。    崔绾为何要去摘莲花?    为了哄四嫂哄侄子开心?这样淘气的事,秦云玉做得出来,崔绾,她不是那样的姑娘。她从小乖巧懂事,一件不合规矩的事情都没做过,为何五月家里宾客云集时,她要破例?    如果她真落了水,如果徐晋真的去救了……    如果两人有了肌肤之亲,崔绾……    如果崔绾有嫁长子之心,那么,她就有动机在菊花盆里动手脚。    淑妃全身发冷。    她不敢相信,不愿相信,那个她待之如亲生女儿的小姑娘,竟然如此心狠手辣心思深沉。    她不愿意相信,但,万一这就是真相,她要眼睁睁看着次子娶这样一个姑娘吗?    看着床上死不瞑目的李姑姑,淑妃几乎本能地又替崔绾找了借口。    或许那就是李姑姑做的。只要她信了李姑姑的临终之言,她的两个儿子就会为了崔绾生出罅隙,次子那么喜欢崔绾,他一定会相信崔绾是清白的,长子那么看重妻子儿子,一旦怀疑崔绾,必定不死不休,兄弟俩……    淑妃不敢再想下去。    她佯装镇定地回了寝宫。    李姑姑病逝,当天就被人抬了出去,跟其他有体面的宫女葬到了一个地方。消息传出去,皇后听闻后微微诧异了一下,但也没有多想。    淑妃却彻夜难眠。    第二日,她派人去接崔绾进宫。    李姑姑死了,真凶是不是她都不再重要,但是不是崔绾,淑妃必须问个清楚。    “姑母,您是不是想我了啊?”崔绾笑盈盈地走了进来,手里托着一件斗篷,“我也想姑母,趁天彻底冷下来前给您缝了件斗篷,您试试看?”    淑妃同往常一样笑着将她叫到身边,接过斗篷瞧了瞧,轻声赞道:“绾绾女红越发精进了,嫁衣可绣好了?别只顾忙着给我绣斗篷,耽误了自己的大事。”    崔绾低下头,红着脸嗔道:“姑母再打趣我,往后我不来了。”    淑妃看看她羞红的侧脸,朝岑公公使了个眼色。    岑公公示意里面伺候的宫女们退出去,只有他在跟前守着。    崔绾困惑地目送她们,扭头看淑妃,满脸不解。    淑妃也不再绕弯子,盯着她眼睛道:“昨日李姑姑死了,临死前她告诉我,往那几盆菊花里放麝香的不是她。”    崔绾先是震惊,随即是茫然,紧跟着难以置信地站了起来,失魂落魄问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