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84节  (第2/2页)
导,巡检司等等人物,以及还有县中德高望重的士绅。    祁北南瞧着官邸内里,远不如明家宅子敞阔,不过布置的倒是雅致许多。    “恁是甚么人物,怎如此多人围着。”    赵光宗进来就瞅着了园间有个身着月白色稠衣的年轻男子,受人簇拥。    祁北南瞧了一眼,只见那书生头戴冠玉,面容倒也还算清俊,年纪约莫十七八的样子。    他摇摇头,也并不识得。    “赵同窗,来了。”    赵光宗几位县学的同窗,前来打招呼。    “你们来的早。”    “过来不算远,来的就早了些。”    几人寒暄了几句,又互恭贺了对方。    赵光宗与同窗又介绍了祁北南:“这位是我的好友,祁北南,便是此次的小三元案首。”    “久仰大名,今朝可算是见着咱们县里的案首本尊了。”    祁北南亦客气:“往后入了县学,还望诸位同窗多关照。”    闻说案首来了,陆续上来不少人,都前来与祁北南打招呼,想搭上句话儿。    方才那受簇拥的书生身侧的人一时都散了去,转围在了祁北南周围。    那书生望向与诸人谈笑的祁北南,执着扇子的手紧了紧,也抬步走了过去。    “今朝天气闷热,府邸里倒是清凉。”    “是矣,是矣。”    “听闻明员外昨儿送了足足一整车冰来,只为今朝宴上来客得清凉一场。”    祁北南正与诸人说谈时,一道声音拔高介入其间。    祁北南瞧去,正是方才间受簇拥那书生。    他回以一笑,以示友善。    “在下马俊义。”    祁北南回礼,道:“原是马秀才,幸会。”    “祁案首识得我?”    马俊义微有些意外。    祁北南道:“我通揽了红榜,记得马秀才的名字,只是未曾相见。”    马俊义面上起了些笑,又道:“此番院试一甲三人,我们既已会面,不知第三的同学可曾来了,不妨前来一同相见呐。”    “记着似是唤做罗听风。”    这时一书生笑说道:“他一早便来了,还是与我结伴前来的。”    “罗秀才便是一书痴,出门卧家手间俱离不得书。方才我与他说今日来许多同学才子,可要好好结实一番,他与我言《孙子兵法》实在是妙。这会儿八成是又躲在哪处人少的地儿瞧书瞧入了谜。”    诸人闻言,不由得都轻笑了起来。    “这位罗同学,可真是个妙人。”    “诸秀才郎君们,何事这般欢愉呐,可说来教学政大人与我也一道乐乐。”    诸人闻声,只见两位大人相携而来。    一胖一瘦,胖的便是岭县现任知县程县公,瘦的是学政杨大人。    跟在后头些的是县丞吴大人,捐钱买来的官职,地位上,不多高。    一众书生连忙同几位大人做了礼。    “勿要多礼,你们都是县里的好学生,将来朝廷的肱骨。”    程县公笑呵呵道:“辛劳苦读,又赶考,身子劳累。此番来无须拘礼,都自在些。”    “多谢大人体恤。”    “哪一位是今年的案首呐?教瞧瞧。”    程县公巡视了一眼在场的秀才郎君。    祁北南见此,上前一步,与程县公、杨学政、吴县丞一一行了礼。    “学生祁北南不才,见过三位大人。”    程县公瞧见祁北南,上前端住他的胳膊,甚是亲热的将他扶起:“今朝可算得见了人。”    “学政大人,你瞧瞧咱县里的小三元如何呐?”    杨学政捋着胡须赞道:“少年英才,品貌皆俱,好得很。”    “大人谬赞,学生羞愧的不知言了。”    祁北南恭敬道。    “瞧,不单是英才,还谦逊。”    几位大人笑起来,祁北南也微微陪着笑。    “俊义,你父亲身子可还好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