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04节  (第3/3页)
烛光昏黄。    一室静谧。    昏睡半夜,承天帝习惯性在黎明清醒,他隐约感觉心跳有些紊乱,时快时慢,不太舒服,但尚能忍受。    承天帝缓缓睁开眼睛,脑海茫然空白,扭头一看,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和衣睡在躺椅里的庆王、胡乱歪枕脚踏的李德英、并一众严阵以待的亲信侍卫——    “陛下,您醒了?”    “好些了吗?”    “陛下醒了!”    ……    御前侍卫惊喜雀跃,由衷的高兴——他们是备受倚重的近侍,一旦皇位传承混乱血腥,先皇宠信绝对是新皇最先铲除的眼中钉,焉能不心惊?    浅眠的庆王“腾”一下被惊醒,长腿一伸,下地站好,倦意甚浓,他想抬手抹脸,却发现手掌被包扎着,只能抬袖,胡乱擦了擦眼睛。    唉……    承天帝将一切看在眼里,不赞同地告诫:“你也不看看自己,一身的香灰,脏兮兮,就随意拿袖子擦眼睛。”    庆王愣了愣,下意识嗅闻衣袖,随即后退几步,难得窘迫道:“儿臣仪表有失整洁,请父皇见谅。”    “不怪你,这阵子事儿太多了。”承天帝微微摇头,宽慰道:“你再忍忍,等宜琳下葬后,好好歇几天。”    庆王浑不在意道:“嗯。”    “宜琪病了,你知道缘故吗?”承天帝问。李德英也醒了,飞奔通知太医诊脉,并伺候汤药吃食。    “知道。”庆王颔首,凝神沉吟,正在愈合的伤口十分麻痒,他本能地两手交错搓弄,发出“窸窸窣窣”的动静,引得承天帝皱眉:“别揉搓伤口!仔细留疤。叫太医开点儿止痒的膏药。”    庆王只得停下,克制地垂手,正色告知:    “三妹妹去皇子所探望了数回,又悄悄地询问儿臣,她很担心王昭仪和八弟,也担心您,三层重压下,姑娘家哪里扛得住?所以病倒。”    承天帝失神地盯着明黄帐顶,问:“你告诉她了?”    “怎么可能?”庆王反问。    “她自个儿猜到了?”    庆王避重就轻地提醒:“父皇,一切与她无关。”    承天帝冷静道:“朕知道。宜琪是孝顺善良的乖孩子,等宜珊出阁后,就办她的喜事。女人有了婆家和孩子,慢慢会好的。”    “儿臣代妹妹谢过父皇仁慈体恤。”庆王认真垂首。    “雍儿,你在暗中调查皇后,对吗?”承天帝忽然问,威严逼视。    庆王神色不变,坦诚夸赞:“父皇英明。”    “你查到多少了?”    “不多也不少。”庆王谨慎应答,高悬着心——天威难测。即使亲如父子,他也时常看不透父亲的想法。    “为何不趁眼下的机会捅出来?”    庆王诧异睁大眼睛,脱口而出:“那怎么行?!”    “为何不行?”    “皇宫是儿臣的家,眼下已接二连三地出事,岂能趁乱捣乱?只盼您尽快康复,稳住大局后,再谈其它。”庆王眼神坚毅,光明磊落,明智地选择对父亲坦白。    “你——”承天帝摇头笑了,唏嘘长叹,伤感地缅怀:“淑妃虽已故,却给朕留下两个好儿子。”    “好什么?儿臣正在暗中搜集皇后谋害母妃的证据。”庆王严肃提醒。    “当年事发时,你鲁莽急躁,连番顶撞长辈,朕恼怒无奈之下,只能派你去西北冷静反省。”承天帝第一次当着儿子的面谈起陈年旧事。彼时,他们互相没有好脸色,三两句话就爆发剧烈争执,每每不欢而散。    庆王昂首,铿锵有力地表明:“父皇,儿臣已经冷静反省十多年,但始终认为母妃之死并非意外!”    承天帝问:“如此说来,不给你查清楚,朕这辈子也别想清静了?”    “儿臣不敢。”    “你已经暗中调查多时,还有什么不敢的?”    庆王直挺挺跪下,劝道:“父皇息怒,您等大安了再惩罚儿臣吧,横竖我今年留在京城,随叫随到。”    “呵!”    承天帝气极反笑,怒斥:“你个油盐不进的混帐倔东西!”    “请父皇保重龙体。”    “你是无论如何也要追查到底了?”承天帝咬牙切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