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7节  (第2/3页)
”    “草民冤枉啊,”苏锦楼暗暗憋气,将脸色憋的通红,“草民从未见过鸽子。”    “那你的号舍中为何会有鸽子的羽毛?”    “呃……或许是鸽子在天上飞掠之时将羽毛掉落在考场内,恰巧被草民带入号舍里的。”    李峰当即反驳,“你上午进的号舍,哪来的鸽毛给你带进去?”    苏锦楼从善如流的对答,“谁能保证上午就无鸽子飞掠而过?而且草民也不是一直呆在号舍里不出来的,取水如厕之时将羽毛带入号舍,或未可知。”    李峰皱眉瞪向苏锦楼,只看见对方黑漆漆的头顶,苏锦楼一直保持低头的姿势,李峰的怒火人家压根接收不到。    “你这是狡辩,为何独你一人将鸽毛带入号舍?”    苏锦楼巧言善辩,铁了心要洗清嫌疑,“无巧不成书,世上之事多有巧合,草民昔日听闻一老妪走路,突从酒楼里飞出一杯盏,恰砸在老妪头上,使其一命呜呼,与这等离奇之事相比,今日我将鸽毛带入号舍,也不显得奇怪了。”    “你……我说不过你!”李峰再次行礼,“上官,此子嫌疑颇大,请上官定夺。”    周怀安老神在在,悠然的看着两人的交锋,见李峰让自己做决定,欣然同意,“苏锦楼的答卷可带来了?”    “带来了。”李峰将答卷呈给了周怀安,周怀安接过答卷看了片刻,脸色忽明忽暗,嘴角抽抽,憋笑憋的肚子疼。    “李百户,苏锦楼是清白的,把他放了吧……”    “这……”李峰面露不解,但上官有令不敢不从,“谨遵上官令。”    “我知你心中不解,”周怀安将答卷放置一旁,“按你所言,你适才刚见到鸽子就带人前去探查,而此卷写的满满当当,这么短的时间根本写不了这么多。”    见李峰点头大悟,周怀安又道,“若这苏锦楼真用飞鸽作弊,那么,在考场外面帮他作弊的人必与他有仇,而且……是大仇。”没仇的话能让他写出那首狗屁不通的诗吗?    在场众人均面露不解,唯有堂下跪着的苏锦楼黑了脸,靠!我费尽心力写出来的诗,就这么不受你待见啊。    第38章 思念    苏锦楼有惊无险, 心有余悸的回到了号舍,恰逢隔壁考生出来如厕,那考生见苏锦楼完好无损的回来, 眼里的崇拜之意几乎化为实质。    这才是真正的英雄!本以为只有他想到用飞鸽求助之法, 没想到这位仁兄竟和他想到一块去了, 难道这就叫英雄所见略同?    更让人佩服的是,此人被抓后还能摆脱嫌疑继续回来科考,牛!牛人!要不是有衙役在一边盯着, 某定要拉着他促膝长谈,引为知己。    这个考生应该感谢他没有轻举妄动,不然促膝长谈可能会变成午夜凶杀案,苏锦楼莫名其妙的被一只眼瞎的鸽子坑了两次,一次差点污了卷面被计零分, 一次差点被抓个现行取消科考资格。    若是这个时候鸽子的真正主人主动找上门, 还与他交流“场外求助”的十八种方式,深感知音难求, 相见恨晚,想来不论是谁都会忍不住把人揍成猪头吧。    索性有我们尽职的可爱衙役在号舍附近盯着,避免了一桩惨案的发生, 真是可喜可贺。    县试考四场, 每场为时一天一夜,早晨巳时一刻收卷, 巳时三刻分发下一场答卷,考完四场后需等待五天, 五天后公布上榜考生的名单。    如果上榜考生的数量较多,则由县令增设一场,在规定的名额内选出学问更为出众的学子。    这一点与中国古代的科举大不相同,中国古代的县试场次亦是四场或五场,但却是一天考一场,当天考完当天交卷,考生答完后可自行提前交卷然后离场,等到名次出来后再进行第二场,且若是第一场未被取中,第二场考试是不允许参加的。    而大庆朝的县试是一连考四天,考试期间不得踏出考场大门半步,吃喝拉撒睡觉休息均在考场内完成,四场考完后综合学子的所有成绩进行筛选,而批改试卷的地点就设立在考场内,当学子们进行第二场考试之时,阅卷官已经在紧锣密布的批改第一场的答卷了。    监考人和阅卷人并不相同,但两方人自县试开考以后都必须全天候的蹲在考场之中,直到两方人一起评断出县试高中的最终名单,才能离开考场。    这一点,是为了防止考官与阅卷人泄露考题或是与他人里外勾结帮助考生作弊,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县试的公平性。    可尽管严防死守,仍有考生钻了空子作弊,比如说最典型的“结朋”,两个考生同时进场,所持票浮也均是本人,可在答卷之际,二人交换籍贯信息,即甲考生写的是乙考生的姓名,乙考生将甲考生的姓名写在自己的答卷上。    但这种作弊手段有一个关键环节,就是要打通收卷小吏的关系,大庆朝的县试中不允许考生提前交卷,到点后由专门的小吏收卷,每收一份答卷都要查看答卷上所写的座位号是否与考生实际所坐的号舍一致。    所以,不论什么作弊方法都是有风险的,但高风险带来的是高收益,一旦作弊成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