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章 两教法会 (第2/2页)
三尸神嘿嘿一笑,眉飞色舞。 漕运之龙和三尸神都是李达所化分身,虽有性格差异,但共享主体意识。 也就是说,漕运之龙已经无聊到自己在跟自己说话。 很快其它五座分身的反馈就下来了,这两位面色一僵。 上清宗的手段同样没有效果。 “要不试一试佛门的?”三尸神建议道。 “你说呢?”漕运之龙翻了一个水缸大的白眼。 道门内部的都不行,你换一个秃驴的更不靠谱了。 谁不知道崇圣真君就是被和尚弄倒的。 一龙一道人对视无言,双方的记忆、经验、直觉相互反馈,绞尽脑汁,想要从中找出一种解决困境的方法来。 过了许久,忽然,三尸神一拍手掌,表情兴奋。 “你还记不记得,当初我们刚穿越时,下山跑路时,从子孙庙中得到过一本《风水龙相》。” 漕运之龙略一回想就想起来了,主要是这记忆实在是有点遥远了,所以祂也没往这方面想过。 “你觉不觉的有点奇怪,做为上清宗未断绝的传承一支,老头子藏的却不是《观神法》这种神通秘笈,而是一本风水书籍,这是不是不正常。” “你是说,这本书比《观神法》还要重要?” 李达已经能对过去的记忆做到纤毫不忘,那本《风水龙相》的内容不是一般的风水相术,而是如何堪舆龙气的各种手段。 现在想来,察龙气、定龙穴这种基本没有市场的手段,真的有需求吗? 或许,这是个契机! 几乎不过三息时间,《风水龙相》中所有的堪舆术、份窥山气、龙点金术、查穴手段就灌入五大分身中。 半柱香后,五大分身传来了共同的好消息。 ‘山中密布龙脉走势。’ ‘一共有九条路线。’ ‘不,不仅是龙脉走势,还有五岳神山的脉络图。’ 又过了片刻,五大分身将整座‘翔’山翻查了一遍,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 由五岳山融合成的巨山身上,不仅在有着五岳和龙脉的走势。 山体表面是九州之内,所有山脉山川的走势图,九条龙脉藏于其中,正应了‘山藏龙势、地相天合’这一书中的总纲。 ‘轰隆’‘轰隆’‘轰隆’ 受此影响,大山忽然放出滚滚金光,光芒照的半边天空的云层都熠熠生辉。 再然后,漕运之龙和三尸神就来到了另一处天地。 幡旗如林、法坛一座又一座,漫山遍野的竹林,云朵顺着林间环绕。 一个个道人穿入穿出,恐怖的气息聚在山顶中,数量极多,将漫天白云都抹上了一层碧色。 “这里是——” 漕运之龙变作一个龙首人身、身穿黄袍的神人状,不过这里进进出出的道人没一人在意。 “两教法会!” 三尸神吐出这四个字,在璇玑道人的记忆中,他曾以有资格参与这场盛典为傲。 “看来秘密十有九八就在这里了。” 两个李达分身涉阶而上,令人感到奇异的是,这里的道人无论道行深浅,对自己二位都是视若无睹。 穿过各大派弟子的所在,路过各大派长老的竹屋、山洞,脚踏层层白云,在快走到山顶之前,一座宽二丈、长八尺的石质卷轴挡在了二人身前。 “阳司封神榜?” 虽然样式极像,但这似乎并不是封神榜,至少上面没有密密麻麻的神名。 取而代之的,则是九州山脉,还有各大山脉间隐隐约约的龙脉走向。 绕过这张封神榜,在石面背面,李达看到了大片的文字。 这些文字记载的不是一家一派之道门,而是从先秦方士开始,整个道家的发展史。 李达越看越心惊。 “原来,道家设立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最根本的目的,就是钳制和驾驭龙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