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烟雾病 (第2/3页)
夹死蚊子了。“之前的检测可没发现他血管是这样啊。” “是啊。这样的血管不闭塞,稍微激动点儿也是容易出血的。要不换小李试试?女孩子手轻。” 坐在一边成木头人的李敏简直要吓傻了,这是大脑中动脉哎!李主任你要不要这么坑我啊? 陈文强却立即说:“小李,你试试。在这针的对侧做全层缝合一针。像吻合结肠-直肠残端那样做。”李主任的建议他下意识就照做。 李敏只好向器械护士要过直形持针器。在五倍的放大镜下,直径75um的缝合针,虽细小但也还看得清楚。她慢慢地用尖端只有1mm的钟表镊、把缝合针的后1/3递到持针器张开的2mm小口里夹好,然后她选择了忽视陈文强对血管壁的牵引,采用穿过一端血管壁拉出缝合针及线、重新固定缝合针、再穿另一端的血管壁的做法。 等她把尼龙线完全拉到合适的位置,用打结镊子完成操作,陈文强与她一样做了长出气的动作。如果是位置不好的血管,李敏这样的吻合可以。可现在断端对齐的血管这样吻合,换个时候他就要骂人:想缝到猴年马月啊! 然而这一针成功了,血管壁没有撕裂! 梁主任在陈文强剪线后大赞一声:“好!小李天生就是吃这碗饭的。” “老陈,你昨晚是不是没睡好?”李主任站在他的身后“提醒式”地问了一句。 “是没怎么睡。”陈文强有些不好意思。今天是第一次做这样的新术式。他昨晚不该值夜班、或者说他该去妇产科值班室睡觉的。不对,他就不该替换舒文臣,该让他三天三夜不休不眠地连轴转?! 但接着李敏提高声音喊他,让他从这样的那样的不该里回过神。 缝完这一针,李敏就将空持针器递还给器械护士:“老师,我手指……缝不了第二针。” 果然,李敏的右手食指在微微抽动。 “你这是太紧张了。放轻松些。就是再撕裂了,有我前面那一针在呢。”陈文强的嘴巴是这么安慰李敏,但他还是自己接了持针器,缓慢坚定地全层一针缝合下去了。 一针成功! 他认识到不是血管脆到不能吻合,而是自己心气浮躁了。 “小李,把这边缘修剪一下。” “是。”直头剪刀总长也是8厘米,剪刀刃头却只有5mm长,只能用前面的一半来修剪血管。这就意味着最多只能张开3mm。这些大小只有8厘米长、最多10厘米的显微器械,看起来很适合李敏的手指拿捏,但她也只小心地张开2mm的大小,慢慢将撕裂的血管边缘修齐整。 慢得陈文强心急到皱眉。但他想想还是缝合几针后,交给李敏做进一步的吻合。“你像刚才那样也可以,不怕慢,别撕裂就好。下一针的针距和我前面的针距要一样。” “好。”李敏接过持针器,这么玲珑的器械让她感觉很趁手。缝合几针后,她再度交回去。m的,太紧张了。这不是告诉自己当结肠-直肠残端全层吻合就可以的。 俩人来回交替地吻合血管,麻醉周主任心里为陈文强叹息,果然是岁月不饶人啊,要是既往陈文强年轻的时候,哪怕一夜未睡,他也不会将这么重要的地方让别人缝上一针。 不对,那时候陈文强也没有做神经外科的,他是第一次从南方回来才改将神经外科做专业的。 哼,这老小子运气真好,换了别人不死也得被扒层皮,唯独他来来回回南方北方地避祸—— 他自己嘴巴惹的祸! * 最重要的血管吻合好,后面的脑膜翻转、颞肌贴敷等虽有难度但压力相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