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846页 (第1/2页)
如此振奋人心的消息,伴随着各种段子,立马传播到大宋的各个角落,随机举国震动庆贺。 一直默默无闻的荣王的声望,霎时间,比起皇帝的声望都更高了。 只是原本应该乘胜追击的军队,这个时候却是慢了下来。 原因有二,一是重新夺回的城池,在蒙古人的糟蹋下,损失颇为惨重,战后恢复工作沉重,人手严重不足,防守兵力分散,重新召集训练出更多的兵力也需要时间。 不过,也只是时间问题了。 这一场的大胜,让国人被蒙古铁骑打压的下的自信心再次重新树立起来了,各方的有志之士,不仅仅是江湖人物了,都朝襄阳涌去,期望能在荣王世子的麾下,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林岚将手上新培训出来的人手全扔到新夺回的城池后,终于迎来了新的人才高峰。 重新投入训练人手的工作中去,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其实,大宋并不缺人才,缺的只是一群能正确发出指令的领导人而已。 一场大胜之后,大宋的颓势已去,新势初成! 只要稳打稳扎,光复可期。 原因之二嘛…… 也挺戏剧的。 老天仿佛也站在了赵禥这边一般,在以他为名义的大胜传到临安府的时候。 皇帝突然病重了。 嗯,传言是因为皇后病故,聪明的太子也在突然重度病危之中…… 总之,临安府各种风云变幻。 三位权势中心的人倒了,荣王突然就成为了继位的热门人选了。 无他,因为他有一个好儿子! 正常来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就是一个笑话,因为要将水弄到可以覆舟的程度,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毕竟,水的包容力和承载力,比任何人想象中都要强大。 而很不巧,大宋如今就是在这么个能覆舟的临界点之上。 一场的大胜,让几乎全大宋的人,都希望荣王继位。 不是因为荣王,而是因为荣王他有赵禥这么一个有望光复大宋的儿子。 其中的内情,也是挺无奈的。 其实也要拜郭阎那天去皇宫行刺的福。 因为太丢脸,郭阎并没有告诉任何人,那天,其实他并不打算露面的,只是打算悄悄地来,留张纸条和匕首之后,就悄悄的走。 留下恐吓,深藏功与名! 谁想到那个李皇后那么警醒?! 他才刚刚走到榻前,李皇后就像见到什么鬼怪一般,扎醒了! 郭阎差点以为他碰到高手了,以为李皇后也是一个隐藏在王宫中的高手,后来发现不是之后,还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