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847页 (第2/2页)
直连小孩子都知道。 就是为了给太子铺路。 如果说是太平盛世,如此昏君的行为,绝对是冤假错案制造机。 问题是,因为他原来的行为,满朝文武都是朋党连串,只要围抄了一家,基本上就是抛出萝卜带出坑的,没有谁家是干净的。 正常情况下,一国皇帝还会为了平衡势力而有所节制,可是这对于一个明知道寿命已经没有多少的,已经被吓疯的皇帝来说,真心不是什么大事的。 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 反正,他只要为身后名,将那些将会给太子造成麻烦的一群老臣全部干掉,就好了。 于是,林岚等人收到详细消息的时候,皇帝已经驾崩了,额……满朝文武能陪葬的,几乎上也和皇帝一起,同步归天了。 回防? ——收拾烂摊子。 守孝? ——彰显孝贤! 登基? ——掌握大权! 都不存在的。 其实开始的时候大家都在为这三件事头痛着,因为皇帝死的太不是时候了。 一旦要做这些事情,他们乘胜追击的计划就必须搁浅,让蒙古有缓气的时间,这样对他们太不利了。 只是,在所有人都讨论着这些问题的时候,林岚一言不发的弄了一篇非常无理取闹的檄文,将所有矛头直指蒙古皇室。 一口气的将所有的锅甩给了蒙古。 反正杨过他们是真的不知道,原来他们的皇帝…… 不,现在已经要叫先帝了。 先帝的死亡竟然是蒙古地方派喇嘛前来诅咒下毒导致的,更不知道,原来新帝自小多灾多难也是蒙古国师导致的。 嗯,甚至连几代皇帝的子嗣艰难的锅都甩给了蒙古…… 还稍微的美化(虚构)了一下,先帝最后时光突然醒悟,发现阴谋,将一堆被蒙古人蛊惑的奸臣贼子全部诛杀的暴虐行为(事实)。 那群人因公因私,的确也和蒙古势力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 真正卖过倒是没有,半卖或者小卖那就是肯定有。 最后的结尾就是悲愤的说,先帝死不瞑目,新帝作为儿子,父仇不报,枉为人子,临安已被 于皇室是大凶,不宜作为登记的地方。 作为太子,他要在最前线登基,并立誓,一定要将先帝葬回故都汴京! 否则,他就宁愿作为千古不孝子,不给先帝下葬了! 对此,杨过是佩服的。 甚至连最吃古不化的郭靖,也被林岚一句:“鞑虏未灭,国家未圆,何以为家。家不全,孝何在?天子之职最重莫过于守国门驱外敌,守孝、登基这些门面的东西,不比打回几座城池,救回百姓更加重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