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63章,叫那万国,朝未央 (第2/2页)
” “楚兄弟来一个。”一群兵士都开始起哄,连那些囚犯们,也一脸期待,毕竟这可是远近闻名的麒麟之才。 在他们的恭维下,楚易有些不好意思,看着眼前的雄关,想到了自己的目的,心生感慨:“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原本脸上挂着笑意的兵士们脸上,全都收起了笑容,这一字一句非常容易理解,尤其是他们这些驻守长城的大老粗,感慨颇深。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关中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将军老矣,尚能饭否?”楚易说完,只见队伍停了下来。 所有人都傻愣愣的看着他,严格来说这不是一首诗,而是一首词,虽然词中没有提及大唐,但词内却道尽了大唐从盛世到衰弱的国运。 最后那句,将军老矣,尚能饭否,更是击中了他们的心,长城军就像是这位老将军,他们曾经兵出塞外,打的荒族丢盔弃甲,让整个大草原,都变成了唐国的马场。 可如今,他们只能龟缩在长城中,唐国已经不再是曾经的唐国,盛世嫣然,终将落寞。 他们看不到女骑士的表情,不过她回过头却一动不动,显然她也被这首词所触动,只是很快她便回过头去,说道:“能!” 像是在回应,楚易词中的问句,姚湘他们听到这一声‘能’,也惊醒了过来,对视一眼,哈哈大笑,紧跟着又收起了笑容,大声喊道:“能!” 他们喊完,又放声大笑了起来,楚易搞不懂他们在笑什么,却也跟着傻笑了起来,其实这根本就不是他作的词,而是从别人那里听来的,刚好能够应景,这个别人,说起来也是伤心事。 进入虎狼关,楚易跟一众囚犯,又带上了镣铐,在驿站不兴这么一套,在虎狼关却不一样,进城是都需要查验的。 姚湘跟城门官已经很熟了,所以看到是他押着犯人过来,那城门官并没有刁难,反而是跟他寒暄了几句,问他为什么这次只带了三十几个囚犯,还打趣说,难道长安城里的那帮鬼老爷们,都开始安分守己了。 姚湘一下便明白过来,他们并不知道队伍里还有一个楚易,为了免去麻烦,自然是应付着他们,可不会曝光楚易的身份,自找麻烦。 他们并没有在城中过多的停留,自从前些日子,遭遇了埋伏后,姚湘便有一种急切想要把楚易送到长城军的紧迫感。 在驿馆换了马匹,带足了水粮后,便匆匆的出了虎狼关,他们好像是放出了笼子鸟儿,一瞬间朝气蓬勃。 这时领头的姚湘突然唱道:“吾披铁甲,挎长刀哟……” 声音壮阔,最后拖长的那那一句,好像飘扬到了九天之外,回荡在了青天白日之下。 廖建国听到后,紧跟着唱道:“与子征战,共生死……” 另外一名兵士紧随着唱道:“同仇敌忾,守长城哟……” 又一名兵士接道:“与子征战,心无惧……” “马踏燕然,逐胡儿哟……” “与子征战,歌无畏……” 楚易呆呆的看着他们,心情难以言语,歌声那么的欢快,却又气势如虹,如同此刻身在战场上,却又没有丝毫的疲倦。 正当楚易以为结束时,姚湘他们对视一眼,齐声唱道:“万里长城,永不倒哟……叫那万国,朝未央!” 最后一句,让楚易热血沸腾,看着他们心情难以言语,他们唱完之后,冲着天空大声的喊了起来,好像要把这天都喊破了。 过了好一会,他们又恢复了平静,楚易不由问道:“这叫什么歌,为什么历史上都没有记述?” “这是只属于我们长城军的歌,从小唱到大了,据说是太宗陛下所做,赐给天策长城军的。”姚湘回道,“叫做:天策义。” “天策义。”楚易若有所思,又问道,“为何之前不见你们唱,现在却唱呢?” “因为我们回到家了,出了虎狼关,所有的土地,都由长城军来守,所以这里每一寸土,都是我们的家。”廖建国骄傲的说道。 楚易突然想到了他们刚才唱的歌,想到了那歌声中所表达的意境,想到了那好像要喊破天的激动之情,没错,只有回家,才有这种感受,只有回家,才能唱出这种感情来。 他们的家,不在长安,在长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