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百四十二章 区别  (第1/1页)
    他们根本没到西山村取经,想着不过养鸡养鸭而已,谁家还没养过呀?    数量太多,地方太小,打扫卫生不及时,喂的饲料全是杂七杂八的东西。    这样下来,这些鸡鸭不生病才怪了!    等出了事,报到县城这边来,也已经是晚了。    只能尽量的补救,剩下一小半的鸡鸭,他们怕再有什么损失,不过半大不到斤把的鸡鸭,就想卖给县城的供销社。    宁静听了这个消息,觉得太过可惜。    喊了傅红星去了一趟,让他们那大队的人,派人过来学习养殖的技术,随便也能带点防疫药剂回去。    可傅红星去了,按宁静说的跟那个大队的人讲了一遍,只可惜那大队里的人根本不领情,觉得是西山村的人是想拿他们白做工,死都不愿意。    还diss傅红星,既然西山村这么好心,那就把他们的那些鸡鸭全买了去啊!    这话说的,宁静顿时有些心动起来。    不过,她深思熟虑后,让县里写了一份合同,以高出供销社收购价格的一点点,把这些鸡鸭给买下来。    但是,买下来后是死是活都跟对方无关了!    对方就是怕再来一场瘟病,让他们血本无归。    这对于有防疫药剂的宁静来讲,不过是小事一桩。    签这份合同,权当她是不怕一万,只怕万一了。    那些人得知西山村购买这些鸡鸭的价格居然比供销社收购的还要高一些,哪里会不愿意,不过是签个合同而已,大笔一挥,同意了下来。    果然,被买回来的那些鸡鸭,在宁静喂过防疫药剂后,直到开始下蛋,都没有瘟病出现过。    对方大队显然没想到会这样,有心想来吵闹一番,可之前当着县领导的面签的合同还在人手里呢!    除非是不要脸了,要不然,哪里有这脸面来?    这就是为啥宁静那养殖场会扩大一倍的原因,要不然,从小鸡崽小鸭崽开始养,可能还真的供不应求。    不过,养殖上,有人栽了跟头。    可对于西山村传出了的稻田养鱼的方法,却在一年后,就大获成功。    几乎每个大队的亩产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还有那鱼,虽然价格不高,县城里的人却是喜欢吃。    现在不光是粮食增产,鱼还能卖钱,这跟上一年对比,大锅饭后,每户人家基本都是勒紧了裤腰带过日子,树根树皮青草,有什么没吃过?    现在这样,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的区别了。    所以,很多人,虽然也有养些家畜,可跟西山村比起来,完全没有可比性。    到是稻田养鱼的方法,深得所有人的喜爱。    原本陈道合想给想出这方法的知青一些奖励的,可是当得知是自己的亲弟弟陈道辉想出来的,他又默默的收回了想奖励的东西,改成了一道锦旗送了下去。    陈道辉根本不知道,自家大哥在这边县城做官。    不过,以他这么独的性子,就算知道了,也不会在意。    当初从b市出来,投身农村,除了陈家的想法以外,其实最重要的还是他自己愿意。    要是陈道辉不愿意,根本十头牛都拉不动他一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