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61章 包拯怒喷陕西路  (第2/2页)
次出彩,让大家不禁为之侧目,羡慕嫉妒恨自不必说。    苏轼只觉得一股凉气从大腿那里升起来,然后一路窜上来,窜到哪儿哪舒坦。    我竟然蒙对了?    他想起了在汴梁时沈安对西夏形式的分析,才霍然发现自己说李谅祚必定会来是受了沈安的影响。    蒋佩叹道“西夏人要来了。”    周围的人都慌了,有人问道“漕节,咱们怎么办?”    “援军呢?漕节,援军怕是赶不及了吧。”    “来回京城报信,哪怕最快,可也得许久,肯定来不及了。”    蒋佩指着后面的一队骑兵说道“无需召集,朝中对此早有判断,援军提前出来了。”    陈公弼心中一松,问道“官家新近登基,竟然这般睿智吗?”    说皇帝睿智总是没错的,可蒋佩却有些尴尬的道“据说是沈安判断出了李谅祚的动向,然后官家这才派了不少骑兵来。”    和西夏人交锋一定要骑兵,否则进退两难。    陈公弼问道“敢问漕节,是谁带队?”    这个带队的人会成为总揽战局的统帅,陈公弼低声道“别是韩相吧。”    蒋佩不自在的道“不是他,是包拯。”    大家都对韩琦这位名将没信心,可一听到包拯,陈公弼不禁苦笑道“还是韩相好啊!”    老包没经历过战事,来了不管用啊!到时候谁敢听他的?    蒋佩笑了笑,“同行的还有沈安。”    “来了!”    正在说话间,外面有人喊道“援军来了。”    陈公弼回身,就见远方出现了一片黑点。    骑兵迎了过去,蒋佩说道“是包相到了,幸好老夫及时赶到,赶紧,列队迎一迎。”    苏轼打个酒嗝,就走到了陈公弼的身边。    陈公弼看了他一眼,说道“回头清理三十本账簿!”    苏轼本是豪爽的性子,最不喜欢核对账目这等细致的事,闻言就堆笑道“知府……下官错了。”    从以前死不认错,到现在遇事就认错,苏轼走过了一长段心路历程,堪称是男人成长日记。    陈公弼沉吟了一下,刚想说话时,外面有人喊道“来了!”    陈公弼马上忘却了此事,聚精会神的看着前方。    一队队的骑兵在逼近,这些骑兵经历了长途跋涉,看着很是疲惫。    随后就是大队骑兵簇拥着包拯来了。    六十余岁的包拯看着精神还不错,他下马后,蒋佩和陈公弼迎了过来。    “包相一路辛苦,城中已经准备好了住所,还请歇息。”    包拯摇头道“找椅子来。”    众人不解,可包拯神色严峻,于是就找来了椅子。    包拯就在城门外坐下,接过一杯茶水喝了,说道“陕西路的将领是怎么回事?”    蒋佩闻言大惊,就看向了边上的一个武将。    “吴康,出来说话。”    将领乃是陕西路马步军副总管,他出来行礼。    包拯问道“斥候可派出去了?”    吴康愕然道“西夏人尚未出现,下官就没派。”    包拯盯着他,“等他们出现时,这里就是第二个秦州了!”    包拯勃然大怒,“上次李谅祚偷袭秦州险些成功,老夫本以为你等会有所准备,可没想到依旧是文恬武嬉。官家把陕西路交给你等作甚?还不如拱手送给西夏人,好歹还能省些钱粮!”    众人低头,心中惶然。    包拯把茶杯放下,只觉得怒火又上来了,“你等把骑兵放在家里作甚?留着下蛋吗?可就你等这般无谋之人,麾下能下什么蛋?蠢蛋!一窝都是蠢蛋!”    “看看看看,就知道低头,可想过马上将功补过吗?没有!可见都是脸皮厚如城墙,不求有功,但求无过,都是饭桶!饭桶!”    大宋第一喷子上线了大约一炷香的功夫,这才意犹未尽的停住了。    蒋佩陪笑道“包相,要不现在派出斥候?”    包拯喘息了几下,目光盯着北方,说“沈安已经去了。”    蒋佩心中一凛,“包相,可是发现了敌军斥候吗?”    “是游骑!”    包拯的眼中是不满,“老夫以前不知道行军如何,此次跟随而来,这一路见识了行军的辛苦,在进入陕西路之后,那些将士们还得顶盔带甲负重而行,天气再热也无人抱怨,可即便是这样,斥候每日依旧要来回查探,不见懈怠,直至发现敌军游骑,可你等呢?在干什么?”    无人回答。    所有人都被这个消息给惊住了。    西夏人的游骑竟然来了?    那就代表着战火即将被点燃,陕西路……    蒋佩深吸一口气,喊道“戒备……”    ……    第一更送上,求月票。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